易傳至今,注說不一; 漢宋各異派,儒道不同宗,遂致議論紛歧,爭持齟齬,徒亂人意,何裨聖經?今茲講易,務求闡明微言,表章至道; 不執于宗派之習,不徒為同異之求; 即令漢宋諸儒有所卓見,能探經旨,不睽經義,仍可互相引證,期其貫通; 無問其人,祇徵于是,則于聖人講示之後,又可多得研究之助云爾
故覽圖象,足以盡天地之妙,通氣數之神;神也者,司氣數而宰造化;
天地萬物,莫非自神主之;故易之為教,以神道終始;
而易之圖象,既始于龍龜之圖書,以明其神用也。
神用無極,神德不測;故易道無窮。易之妙用,必由圖象始可以覘之;
往復生化,奇偶變遷,皆圖象所示;
智者見智,仁者見仁;則圖象者,正如天地之文,昭昭在目;
而欲窮其極,雖聖智有不逮,是在學者善体會之耳。
宗聖講述------曾子
圖象者,易之所以示其物類與氣數之消長變化也。
如乾之為,坤之為;而乾坤合為泰或否,;變為復或姤;則陳其象。
如泰為,以乾在坤下:如否為,則坤在乾下;觀此象,則知二卦皆乾坤各半合成者也。
又如復為,以震在坤下,震為長男,一陽初生,乾交坤而成震;
姤為。則巽在乾下;巽為長女,坤交乾而成巽;亦乾坤初交之象,為陰陽初變之機;則觀二卦之象,即可見乾坤交合相生之類;必以陰陽為根,以陽者合陰,則為異類,而交陰則為異物;由其氣之變否觀之也。
泰否反類,天地未易;復姤異物,乾坤已變;
故乾坤之合,不謂之異物;以氣雖反而未變。若既交,則變矣;
如巽震為乾坤所變,其氣與乾坤殊;故象亦異。
則觀象可知氣數,而得象可辨物類;雖千萬變,猶可尋索。祇在就其圖象,而徵其終始耳。故欲知易之名物別類,必先省諸圖象。
夫列圖觀象,以探其本末始終,必先察其体用,及其變化;而由大及細,由卦及爻;由內及外,由初及終;必求其所生成消長之數,盈虛變易之氣;
而更比類及物,觀其中爻,較其互卦,以與本卦參,而後可得其故焉。
蓋圖象者,以物示其氣數;非一物一名可以盡之;必求其始終,極其變化,而後知氣數之所至,與物類之辨,性情之分,各得其徵;
如天也,非為蒼蒼其色已耳;知天者,必考日月星辰之行,風雲雨露之變;神鬼之德,生物成物之道,而後得天之為天也。
故觀卦必徵諸一切,必因其生成來往,而定其吉凶禍福;則由明其情性,知其好惡故也;
所好者吉,惡者凶;所生者福,克者禍;故必詳求之,而後可言占驗也。
夫圖象者,如地圖焉,習地圖者必明其他之所在,及名物之所出,並其山川田野之勢;
連接境界,道途遠近,人物之所安養,皆熟知之;苦僅聞其名,則何益于用?
故察卦貴明其用,而列圖觀象貴詳其變;非僅識其名,紀其形,即足也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