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。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“至于八月有凶”,消不久也。象曰:泽上有地,
临,君子以教思无穷,容保民无疆。
临言 “有凶”者,大抵易之于爻,变阳至二,便为之戒,恐有过满之萌。
未过中已戒,犹履霜坚冰之义,及泰之三曰: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”,皆过
中之戒也。初九,咸临,贞吉。象曰:“咸临贞吉”,志行正也。
临为刚长,己志应上,故虽感而行正也。九二,咸临,吉,无不利。象
曰:“咸临吉无不利”,未顺命也。
非咸则有上下之疑,有所不利。六三,甘临,无攸利。既忧之,无咎。
象曰:“甘临”,位不当也。“既忧之”,咎不长也。
体说乘刚故甘,邪说求容而以临物,安有所利!能自忧懼,庶可免咎。六
四,至临,无咎。象曰:“至临无咎”,位当也。
以阴居阴,体顺应正,尽临之道,虽在刚长,可以无咎。正一作说。六
五,知临,大君之宜,吉。象曰:“大君之宜”,行中之谓也。
顺命行中,天子之宜。上六,敦临,吉,无咎。象曰:敦临之吉,志在
内也。
体顺则无所违,极上则无所进,不以无应而志在于临,故曰敦临志在内
象曰:“甘临”,位不当也。“既忧之”,咎不长也。
体说乘刚故甘,邪说求容而以临物,安有所利!能自忧懼,庶可免咎。六
四,至临,无咎。象曰:“至临无咎”,位当也。
以阴居阴,体顺应正,尽临之道,虽在刚长,可以无咎。正一作说。六
五,知临,大君之宜,吉。象曰:“大君之宜”,行中之谓也。
顺命行中,天子之宜。上六,敦临,吉,无咎。象曰:敦临之吉,志在
内也。
体顺则无所违,极上则无所进,不以无应而志在于临,故曰敦临志在内
荐,有孚颙若 ”,下观而化也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,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
下服矣。象曰:风行地上,观,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
内顺外巽,示民以顺而外从巽,此祭所以为教之本,故盥而不荐。 “中正
以观天下”,又曰“大观在上”,皆谓五也,凡言“观我生”,亦皆谓五也。天不
言,藏其用而四时行。神道,如“盥而不荐”之类,盥简洁而神,荐亵近而烦
也。
有两则须有感,然天之感有何思虑?莫非自然。圣人则能用感,何谓用
感?凡教化设施,皆是用感也,作于此化于彼者,皆感之道,圣人以神道设
教是也。
天不言而四时行,圣人〔神道〕设教而天下服,诚于此,动于彼,神之
道欤!初六,童观,小人无咎,君子吝。象曰:“初六童观”,小人道也。
所观者末,小人之道,施于君子则吝。六二,闚观,利女贞。象曰: “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