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也”,故于咸三以见此义。九四,贞吉,悔亡。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。象曰:
“贞吉悔亡”,未感害也。“憧憧往来”,未光大也。
释氏以感为幻妄,又有憧憧思以求朋者,皆不足道也。
以阳居阴,非躁感于物者也,然体兑性悦,未免乎思以求朋之累也。盖
体悦之初,应止之始,己劳于上,朋止于下,故憧憧得朋,未为光大,不持
以正则有诌渎之悔。
以正则有诌渎之悔。
圣人惟于屈伸有感,能有屈伸,所以得天下之物,何用憧憧以思而求朋!
大抵咸卦六爻皆以有应不尽咸道,故君子欲得虚受人,能容以虚,受人之道
也。苟晓屈伸,心尽安泰宽裕,盖为不与物校,待彼伸则己屈,然而屈时少,
伸时多,假使乱〔亡〕横逆,亦犹屈少伸多,我尚何伤!日月寒暑往来,正以
相屈伸故不相害。尺蠖之屈以求伸,龙蛇之蛰以存身,又精义入神以致用,
利用安身以崇德。九五,咸其脢,无悔。象曰:“咸其脢”,志末也。
九五处悦之中,未免偏系之弊,故不能感人心,而曰“咸其脢”,惟圣人
然后能感人心也。一无曰字。上六,咸其辅、颊、舌。象曰:“咸其辅、颊、
舌”,滕口说也。
恒
恒。亨无咎,利贞,利有攸往。彖曰:恒,久也,刚上而柔下,雷风相
与,巽而动,刚柔皆应,恒。“恒亨无咎利贞”,久于其道也,天地之道恒久
而不已也。“利有攸往”,终则有始也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
成,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,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象曰:雷
风恒,君子以立不易方。
观书当不以文害辞,如云义者出于思虑忖度,易言“天地之大义”,则天
地固无思虑。“天地之情”“天地之心”皆放此。初六,浚恒,贞凶,无攸利。
象曰:浚恒之凶,始求深也。
柔巽在下以应于上,持用为常,求之过深也。故人道之交贵乎中礼,且
久渐而成也。持一作特。九二,悔亡。象曰:“九二悔亡”,能久中也。
以阳系阴,用以为常,不能无悔,以其久中故免。九三,不恒其德,或
承之羞,贞吝。象曰:“不恒其德”,无所容也。
承之羞,贞吝。象曰:“不恒其德”,无所容也。
田以时至则禽或可得,处常非位则功无以致,故君子降志辱身,不可常
也。六五,恒其德贞,妇人吉,夫子凶。象曰:妇人贞吉,从一而终也;夫
子制义,从妇凶也。上六,振恒,凶。象曰:振恒在上,大无功也。
卦例于上爻多处之以贵而无位,高而无民,至恒又不可以此处,但见其
不常在上,故大无功也。
易道灼然义理分明,自存乎卦,惟要人玩之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