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、凶、悔、吝这四者是产生于变动。阳刚、阴柔是确立一卦的根本。变化会通,是趋向合宜的时机。吉凶的规律,说明守正就能获胜。天地的道理,说明守正就被人瞻仰。日月的道理,说明守正就焕发光明。天下的变动说明万物都应当专一守正。因贞者,常也。一者,神也。妙万物而为言者也。故动贞于一。
22.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。往者屈也,来者信也,屈信相感,而利生焉。
譬如太阳西往,就有月亮东来;月亮西往,就有太阳东来。太阳月亮交相推移而光明产生。寒冬归去,就有暑季前来;暑季归去,就有寒东又前来,寒暑交相推移,而年岁形成了。“往”,就是回缩。“来”,就是伸展。回缩和伸展交相感应,而利益常生。
23.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过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穷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
尺蠖毛虫的回缩其体,是为了求得伸展。巨龙长蛇的冬眠潜伏,是为了保存延长其生命。学者精研道义深入精髓,是为了贡献才能,利于施用。安处其身,是为了尊崇美德。超过这种境界再往前发展,或许就未能有所知晓了。穷极神理,通晓变化,这是美德隆盛自然所致。
24.《易》曰:“困于石,据于蒺藜,入于其宫,不见其妻,凶。”子曰:“非所困而困焉,名必辱。”非所据而据焉,身心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将至,妻其可得而见邪?”
困卦六三说:困穷于巨石之下,石坚不可入;凭据在蒺藜之上,荆刺不可践;即使退入自家居室,也只能茕茕独处,见不到其配偶为妻的一天,乃有凶险。孔子解释说:困穷于不妥当的处所,其名必受侮辱;凭据于不适宜的处所,其身必遭危害。既受侮辱又遭危害,则灭亡的日期即将来临,哪有可能见到其配偶为妻的一天呢?
25.《易》曰:“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获之无不利”子曰:“隼者禽也,弓矢者器也,射之者,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。动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获,语成器而动者也。”
解卦上六说:王公发矢,射击窃据于高城上的恶隼,一举射获,无所不利。孔子解释说:恶隼是禽鸟,弓矢是武器,发矢射恶隼的是人。君子身上预藏武器,等待时机而行动,毫无滞碍阻忧,所以外出必有猎获。这是先具备现成的武器,然后采取行动,必然会成功。
26.子曰:“小人不耻不仁,不畏不义,不见利不劝,不威不惩,小惩而大戒,此小人之福也。《易》曰:‘履校无趾,无咎。’此之谓也。”
孔子说:小人不知羞耻,不明仁德,不畏正理,不行道义,不看见利益,就不愿勤勉,不受到威胁就不能戒惕。受到微小惩罚而承获重大告诫,这是小人的幸运。噬嗑卦上九说:足着刑具而仅伤灭其脚趾,尚未受到大的危害,就是这个道理。
27.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,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,故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“何校灭耳,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