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、凶、悔、吝这四者是产生于变动。阳刚、阴柔是确立一卦的根本。变化会通,是趋向合宜的时机。吉凶的规律,说明守正就能获胜。天地的道理,说明守正就被人瞻仰。日月的道理,说明守正就焕发光明。天下的变动说明万物都应当专一守正。因贞者,常也。一者,神也。妙万物而为言者也。故动贞于一。
他们弯曲木条,并在两端系弦绳作为弓弦,削尖树枝作为箭矢。弓箭的好处是可以用来威服天下,这大概是吸取了暌卦事物乖睽而用武器制服的象征。
15.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《大壮》。
远古的人居住在洞穴而散处在野外,后代的圣人制造房屋,改变过去居住的环境,上有栋梁,下有檐宇,用来防备风雨,这大概是吸取了大壮卦上动下健而使房屋更坚固安全的象征。
16.古之葬者,厚衣之衣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。后之圣人易之以棺椁,盖取诸《大过》。
古时丧葬的方法,只用柴草厚厚地裹缠死者的尸体,埋在荒野之间,不堆坟打井,也不种植树木,没有限定居丧的期数。后代圣人发明了棺椁,改变了过去的丧葬习俗,这大概是吸取了大过卦大事不妨过厚的象征。
17.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百官以治,万民以察,盖取诸《夬》。
远古的人系结绳索作标记来处理事务。后代人发明了契刻文字,改变过去结绳记事的方式。百官可以用它来治理政务,万民可以用它来稽查琐事,这大概是吸取了夬卦断事明决的象征。
第三节
18.是故易者,象也。象也者,像也。彖者,材也。
所以周易一书就是象征。象征就是模拟外物以喻意。彖辞是断定一卦的材德。
19.爻也者,效天下之动者也。是故吉凶生,而悔吝著也。
爻者,交也。六爻是仿效天下万物的发生与发动。因此,行动有得失就产生吉、凶,而行动小有疵病,就产生悔、吝。
第四节
20.阳卦多阴,阴卦多阳,其故何也?阳卦奇、阴卦偶。其德行何也?阳一君而二民,君子之道也。阴二君而一民,小人之道也。
阳卦中阴爻居多,阴卦中阳爻居多。那是什么缘故呢?因为阳卦以一阳为主,所以阳少阴多。阴卦以一阴为主,所以阴少阳多。两者各自说明其德性品行。阳卦如一个君两个百姓,说明君主为民众所拥戴,上下协力同心,是君子之道。阴卦两个君一个百姓,说明君长相互倾轧,下者贰心其主,是小人之道。以常理而论,使天下两个天子,天下不可理也;一国而两君,一国不可理也;一家而两父,一家不可理也。不可理则乱,故曰小人之道也。
第五节
21.易曰:“憧憧往来,朋从而思。”子曰:“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卢,天下何思何虑?”
咸卦九四说:心意不定而频频往来,友朋终究会顺从你的思念。孔子解释说:天下事何必思念,何须忧虑?天下万物自然感应,就能沿着不同的道理走向共同的目标,使千百种思虑合并为统一的观念。因为天下的事自然而然总有一个常理,何必思念,何必忧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