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天子自西周时起,座后均设有状如屏风的斧扆,是天子专用的器具。它以木为框,高八尺,裱绛帛,上绣斧纹,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,其余部分画黑色,象征帝王权力。此外,周天子在冬至祭时,背后“设皇邸”,需“以凤皇羽饰之”,也是指经过一番装饰后的屏风。后世的屏风与最开始的斧扆,可谓一脉相承。
挂屏
挂屏为明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屏牌,一般成对或成套出现,如梅兰竹菊、琴棋书画等。清朝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,已完全脱离实用家具范畴,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了,其中四扇一组称四扇屏,八扇一组称八扇屏,也有中间挂一中堂,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。挂屏作为室内陈设之一,雍正、乾隆两朝风行一时,当时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,几乎处处可见。
■屏风现状
隔断功能依然延续
随着社会的转变,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难把屏风作为家庭的陈设品,以致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,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场所才有它的身影,如剧院、茶馆、说书场等。近年来,由于人们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兴趣渐浓,包括屏风在内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美感和功能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。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认为,古时候用木桶洗澡时、里屋外屋没有墙壁时,屏风曾作隔断遮挡之用,现在这种遮挡作用也很常见。
马未都在《马未都说收藏》中提到,截至2006年,在全世界范围内,中国家具创造的最高纪录就是屏风。2003年,香港佳士得,一件清代康熙紫檀寿山石百宝嵌十二扇屏风,成交价大约2500万元人民币。他表示,中国家具的世界纪录由屏风创造,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。除了之前谈到,屏风作为隔断有隔风水,做“靠山”的寓意外,有很多的现代家具也是源自于屏风的隔断功能。
屏风发展至今,从实用性上讲,挡风的功能已很少见,但是划分空间的隔断功能依然存在。而且在一些现代家具中,这项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延续和发展,比如在建筑的室内采用屏风、隔断、花格对室内的空间进行分隔,至今在各地的民居民宅中仍然可以看到。还有一些特别的应用,如陈设于医院病房的蓝色医用屏风,多为四扇,隔面一般选用质地较厚的冰丝面料,起到环保、安全、隐私、耐污染、节约空间等作用。
随着材料科学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,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的分隔上,屏风隔断材料和应用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。仅从材料上来看,用于屏风隔断的材料就有木质、竹质、铝合金、不锈钢、玻璃、皮革等。屏风隔断结构形式变化就更大,既有固定式的,又有可移动式的屏风隔断,而可移动式屏风隔断中又有拼装式、直滑式和折叠式这些分类。
■屏风古闻
屏风也被称作“萧墙”
《逸周书·明堂解》载:“天子之位,负斧扆南面立。”古代天子自西周时起,座后均设有形制状如座屏的“斧扆”,“斧扆”也成为屏风最早的称呼。《礼记·觐礼》载:“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。”郑玄注:“依,如今绨素屏风也。”绨,是指一种较厚的丝织品,糊在屏风上,而“扆”也写作“依”,故斧扆又称“斧依”,而座屏也始于斧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