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需,意思是等待。危险在前,人有刚健之德,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,照理也不至于困窘穷迫。“需卦具有诚信、正大、通达、贞正的品德”,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,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。所以有利于涉水渡河,所往必有功。
【注释】①以刚中也,此以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九五为阳爻,为刚,居上卦中位,所以说刚中。②上下应也,此以全卦之象为据,本卦九五阳居最尊之位,其余五阴爻围绕于它,所以说群阴应刚,上下相应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上有水,比。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下卦为坤,上卦为坎,坤为地,坎为水,像地上有水,这是比卦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取法于水附大地,地纳江河之象,封建万国,亲近诸侯。
【原文】
初六:有孚,比之①,无咎。有孚,盈缶②。终来有它③,吉。
《象》曰:比之初六有它,吉也。’
【译文】
初六;捕获俘虏,安抚他们,没有灾难。捕获俘虏,满盆满罐的酒饭招待他们。虽然可能有意外之患,但最后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筮遇初六之爻,虽有意外之患,但最后是吉利的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比,亲近,安抚。②缶,瓦盆、瓦罐之类。盈缶,这是装满酒给俘虏吃。③来,当作未。于省吾说:“来,疑未字之讹。古文,来未二字形近。终未有它,故言吉也。”它,意外,变故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比之自内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内部和睦团结,卜闻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内部和睦团结,就不会失掉民心。
【注释】
①比,团结。比之自内,内部团结统一。
【原文】
六三:比之匪人①。
《象》曰:比之匪人,不亦伤乎?
【译文】
六三:跟败类狼狈为奸。
《象辞》说:跟败类狼狈为奸,不是很可悲吗?
【注释】
①比,阿比?指狼狈为奸。匪人,不正派的人,即败类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外比之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外比于贤,以从上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跟外邦联盟亲善,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外部亲附于贤明的国君,像臣下服从君上。
【注释】
①外,外部,指邻国,邻邑等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显比①。王用三驱,失前禽②,邑人不诫③,吉。
《象》曰:显比之吉,位正中也。舍逆取顺,失前禽也④。邑人不诫,上使中也⑤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普遍的和洽。君王采用三面包围的方法狩猎,网开一面,有意放走逃奔的野兽。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。筮遇此爻吉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