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民间传说中,神仙有战胜妖魔的“三件武器”:菖蒲、艾草和蒜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如挂艾草于门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又可制艾绒治病,灸*,又可驱虫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(此时正值艾生长旺期)所以功效最好,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。由于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,可以用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的功效,所以端午时节,人们往往购买采集用来挂于家中门窗。
端午节最早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,处在全年最“中正”之位,正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:“飞龙在天”。端午是“飞龙在天”吉祥日,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。后又有各种传说故事,如传播最广的是,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,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,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
一、挂艾草与菖蒲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民间传说中,神仙有战胜妖魔的“三件武器”:菖蒲、艾草和蒜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如挂艾草于门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又可制艾绒治病,灸*,又可驱虫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(此时正值艾生长旺期)所以功效最好,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。由于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,可以用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的功效,所以端午时节,人们往往购买采集用来挂于家中门窗。
二、吃粽子
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在中国可谓是盛行不衰。粽子由来久远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。仲夏之后,万花凋谢,五谷成熟将会成为盘中餐,人们在丰收之后,把这些谷物先抛入山上、江中,请自然和先祖享用。“粽籺”,俗称粽子,主要材料是糯米、馅料,用箬叶(或柊叶)包裹而成,形状多样,有尖角状、四角状等。传入北方后,用黍米(北方产黍)做粽,称“角黍”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,粽形成了南北风味;从口味上分,北方偏向于甜粽,而南方偏向于咸粽或碱水粽。
三、赛龙舟
赛龙舟是历史悠久的多人集体划龙舟竞速赛。龙舟竞渡分为请龙、祭龙神、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。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先要请龙、祭神。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,祭过神后,安上龙头、龙尾,再准备竞渡。闽、台则往妈祖庙祭拜。在过去,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,多祈求福佑、风调雨顺、去邪祟、攘灾异、保平安。
四、浸龙舟水
龙舟水,发生在小满至夏至期间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雨与龙是联系在一起的,龙不仅是祥瑞之物、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,龙飞天上,行云布雨。在自然天象上,仲夏期间正是苍龙七宿飞升正南中天之时,在《易经·乾卦》爻辞中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在仲夏端午前后,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,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郊汇,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。端午强降水来时,江河水位迅速上涨,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。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,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,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“大吉水”,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、事事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