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资治通鉴》,可发现在每卷开头都可见到如“起屠维赤奋若,尽旃蒙大荒落,凡十七年”等字样,此外其它书籍中尚有“马日”、“齐电”、“既望”等词语,不知是什么意思,其实这是古代年月日的一些纪年法或日期异称。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有关资料。
年:
壬子 (玄黓困敦) 癸丑 (昭阳 赤奋若)甲寅 (阏逢摄提格) 乙卯 (旃蒙单阏)
丙辰 (柔兆执徐) 丁巳 (强圉 大荒落)戊午 (箸雍敦牂) 己未 (屠维协洽)
庚申 (上章涒滩) 辛酉 (重光 作噩) 壬戌 (玄黓阉茂) 癸亥 (昭阳大渊献)
其它年概念别称:
年的前后——昔年、曩岁、旧岁、去岁、上年。明年、来年、来岁。
年的头尾——年头,年尾、岁尾、周年、经年、经岁、匝岁。
时间重复——频年、屡年。周年、匝月、弥月。前日、昔日、曩日。
四季异称:
春:芳春、阳中、青阳、艳阳、阳节、阳春、仑灵、昭节、淑节、三春、九春、春节、韵节、青春。
夏:朱夏、三夏、九夏、朱明、昊天、朱序、长嬴、炎夏、炎节、清夏、朱律、炎序。
秋:金秋、素秋、三秋、九秋、素商、高商、金天、白藏、肖长、素节、凌辰、商节、立秋、三秋、九秋、商秋。
冬:寒冬、三冬、九冬,安宁、元英、清冬、岁余、元序、元冬、寒辰、严节、玄英。
月令:
一月:正月,孟春,初春,早春,上春,端春,端月,正月,初月,泰月,杨月,寅月,孟阳,春阳,初阳,首阳,新正,月正,开岁,献岁,芳岁,华岁,岁岁,首春,春王,元月,孟陬,元阳,大簇,青阳,嘉平,正阳,佳月。
二月:仲春,中春,酣春,正春,仲阳,如月,杏月,丽月,令月,卯月,花朝,竹秋、大壮,侠钟,中和,仲阳,阳中。
三月:季春,暮春,晚春,末春,嘉月,蚕月,花月,桃月,桃浪,辰月,暮月,杪春,桐月,春杪,李月,三春,央月,姑洗、蚕月。
四月:孟夏,初夏,首夏,新夏,槐夏,维夏,梅月,麦月,槐月,乏月,仲月,乾月,阴月,麦侯,余月,麦秋,巳月,中吕,仲吕,清和月,正阳,纯阴,槐序。
五月:仲夏,中夏,超夏,蒲月,皋月,榴月,午月,姤月,雨月,景风,榆月,端月,恶月,郁蒸,鸣蜩,蕤宾,端阳,小刑,天中,蒲节,莒节,艾李、浴兰节,
六月:季夏,暮夏,杪夏,晚夏,三夏,暑月,且月,伏月,梓月,遯月,旦月,季月,荷月,焦月,未月,极暑,溽暑,组暑,天莒,林钟,精阳,林钟,精阳。
七月:孟秋,新秋,首秋,兰秋,早秋,初秋,上秋,肇秋,肖秋,上科,初商,兰月,巧月,瓜月,申月,相月,京月,商月,凉月,冷月,楝月,夷月,申月,霜月,否月,夷则。
八月:仲秋,正秋,大清明,壮月,酉月,桂月,获月,怀月,清月,观月,柘月,竹小春,仲商,南莒,中秋,桂秋,迎寒。